這本書,是帶領在下進入管理與領導領域的入門書,也是影響在下行為最重要的七本書之一(聖經裡都有七美德與七原罪,幻想的世界裡也有七科珠珠可以收集然後實現願望,做人當然也要有影響行為的人生七書才行,我現階段的七本書是什麼呢?應該是:僕人、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、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、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、思考致富聖經、窮爸爸富爸爸、大腦的有氧運動這七本吧。)
說起來在下與這本書的相會完全是個意外。那天,在下買了商週,裡面有個活動就是剪下截腳印花,附上五十元回郵寄回就送這本書。當時在下不久後就要伍當兵,想說再怎麼說也是個士官,應該看點領導統御方面的書,不然以後怎麼帶兵呢?反正才五十元,如果是爛書也沒什麼很損失的。
就在這種觀念驅使下,在下寄回截腳,與這本書相會了。誰知道,這本書對在下的影響如此巨大,讓在下立下志向,要自己往後如果有機會當主管,一定要努力做到書中說的道理,而且,在下也會用裡面的想法來暗自評斷主管,只要行為不符合的主管,在下大概也不會對他有多好印象,哈。
言歸正傳,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充滿準則與艱澀理論的課本,而是一本借由團體討論表達管理為何物的小說。故事的開端,主角是個擁有幸福家庭,事業有成的人生勝利者。突然間,一切都變調了,家庭失和,工廠員工決定組織工會對抗他。為了挽救家庭,他被妻子強迫拖去一所教會參與為期一週的靈修課程,而這主角在課堂中上課內容,正是本書要教導讀者的內容。
本書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很簡單,只有一句話,這句話就是:領導始於奉獻。
領導一辭,書中定義為一種『技能』,用來影響別人,讓他們全心投入,為達成共圖目標奮戰不懈。因為是技能,所以領導是可以學習的。而領導的形式一共有兩種,一種是威權領導,另一種則是威信領導。那麼什麼是威權,什麼又是威信呢?
威權,其解釋為一種能力,利用你的地位,罔顧別人的意願,強迫他們照著你的決心行事。威信的解釋則是一種技能,運用影響力,讓別人心甘情願的照著你的決心行事。
由上面的定義可以清楚了解,威權領導就是一種強迫領導,在上位者,利用他的地位,強迫下屬朝他自認為正確的方向前進。對在上位者來說,這種領導方式可是簡單又好用。所有人聽我的話去做就對了,不准質疑,如果敢不聽話我就打你屁股,打到你聽話為止。假若在上位者是個高瞻遠矚,判斷精準的人,他使用這種強勢領導,可以排除其他意見,全力衝刺,在短期內就達到目標,讓公司業績蒸蒸日上,蓬勃發展。這樣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不好的不是嗎?但再想仔細一點呢?
人是有自尊,需要被肯定的動物。使用在上位者使用威權領導,在過程中一定會傷害下屬的自尊。因為你有權利,所以下屬敢怒不敢言,但日積月累下來,遲早有一天會爆發。況且,在上位者再利害,也不可能會操心術,他的威權,只能讓下屬的身體遵從指令,而無法讓下屬內心服從。ㄧ個沒有心的員工,工作會有效率,能期待他為公司提供極具價值的創新想法嗎?長期的威權領導下,員工將難有高生產率,對公司也將缺乏向心力,一家員工毫無向心力的公司能夠長存嗎?所以說,威權領導下短期的高績效,只不過是犧牲公司的未來交換而來,這值得嗎?再說,這還是在上位者是位有能力的人之下的情況,如果在上位者是個普通人,恐怕犧牲未來之後換到的,只是一個烏煙瘴氣,人心思變的企業。
所以說,我們該以威信來進行領導。
威信威信,到底什麼樣的行為舉止,是威信的展現,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的人,會讓人心甘情願位他奮戰呢?你的生命中,有什麼人只要開口請你幫忙,你就願意為他赴湯蹈火,在所不惜嗎?仔細想想,他到底有哪些特質,讓你願意肝腦塗地?
書本中共舉出十項特質,他們分別是誠信、以身作則、體貼、說到做到、善於傾聽、有責任感、尊重別人、不吝鼓勵、樂觀熱忱以及感恩。看看這上述十項特質,其實都不算是與生俱來,而是後天學習而來。所以說,威信領導是一種技能,是可經由學習而獲得,這可真是個好消息。
想想,如果在上位者是個有上述特質的人,下屬會怎麼樣呢?一個有責任感,願意尊重他人,不忘鼓勵下屬,且願意傾聽下屬想法,這種上司很容易就會讓部屬有歸屬管並滿足他想受尊重的感覺,遇到這種上司,你願為他盡心盡力賣命的可能性一定很高。
上述的特質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個幾樣,然而,只要有這些特質,就會具有威信,會是個好領導嗎?不然。
想要成為以威信領導的人,並不簡單。書裡面告訴我們他達成的步驟為:一,決心。二,愛。三,犧牲奉獻。四,威信。五,領導。
領導者,必須要意識到,你的股東們,因信任而將他們的資金交給你,你有義務將資金做最妥善的運用。你的下屬們,將他們最精華的歲月,甚至是整個家庭都交給你,你同樣有義務讓他們吃寶穿暖,並協助激發他們的潛能,讓他們達到自我實現。這些,都不是輕鬆的任務,管理者要清楚他們是任重而道遠。意識到這點後,還要以實際行動一步步朝目標前進。所以所謂的決心,就是好的意圖再加上實際行動。
愛,這是什麼意思呢?這個字與我們一般的認知有極大的差異,這裡的愛,是個動詞(書裡面有提到為何愛是個動詞,不過這跟語言學有關係,這裡就不討論了。),意思的是以正確的態度待人。至於什麼是正確的態度呢?書中用了聖經當中的一節作說明,說來真巧,這說明可是在下小時候曾經學過的歌呢,他的內容是:愛是恆久忍耐,又有恩慈;愛是不忌妒;愛是不自誇,不張狂,不做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的惡,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;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愛是永不止息。在下看到這段,回憶起自己以前唱過的歌的歌詞,這才突然發覺,真的,愛是動詞耶。
想像一個情境,今天你是主管,你的部屬出了問題,你該怎麼做呢?照上面的想法,在下認為必須以和緩的口氣,顧及對方自尊的用詞遣字,告訴他你並不滿意他的行為,你認為要怎麼做比較好,希望他能改正下次不要再犯。這樣的話,你的部屬才會了解到他行為不適當,也才會成長,越來越好。如果我們沒做出正確行為,那會怎麼樣呢?假設我們毫不留情,嚴厲給予責備,不屬的自尊會受打擊或是為捍衛與你發生爭吵,不管如何彼此心中皆會留下陰影,在未來合作上很難在同心協力。在者,不屬往後為了不被你念,乾脆粉飾太平,讓所有問題看起來都微不足道,最後紙包不住火,問題浮上檯面,那時再來處理,就會事倍功半了。相反的,如果縱容部屬的行為不與以適當的責備,那麼,部屬永遠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問題,無法成長;更糟的是他可能還會以為他的行為並無問題,進而影響整個組職,讓整個組織都出問題。所以,正確的待人態度,實在太重要了。
犧牲奉獻,是第三點,是指把自己的利益和所需擺到一邊,優先滿足別人的最大利益,其實只要所有行為都達到愛,就自然可做到這點。一間公司的架構,應該是如金字塔一般的三角形,示意圖如下。
不管是何種產業公司,其目的都是將產品銷售出去,所以顧客應要放再第一位。一間公司中,最後與顧客接觸的是哪層級的呢?有人聽過執行長親自開貨車去送貨或是高層待在店面前親自推銷(小公司或偶一為之的作秀不論)的嗎?沒有吧,所以最後讓商品與顧客接觸的,都是基層同仁。今天如果公司沒有善待基層同仁,讓他們心存怨尤,在這種心態下做事,產品就容易出問題,客戶收到有問題的商品,想必也不會高興,絕果基層同仁對公司的不滿轉化成顧客對公司的不滿,這可真是個大問題哪。所以,每一層級,都應對他的下一層級;是下一層級,不是上一層級喔;進行犧牲奉獻,這樣基層同仁自然也會對顧客犧牲奉獻。受到良好對待的顧客,自然會對公司生出強烈的向心力,尤其是這個資訊爆炸又高度競爭的時代,向心力高的顧客,可是彌足珍貴的。
不過,這邊要特別強調一點,犧牲奉獻,是建立在愛之上,而愛,是指正確的行為。所以,犧牲奉獻指的滿足別人最大利益,是指滿足他的『所需』而不是滿足他的『所欲』,這兩者有非常大的差異性,千萬不能弄錯。
能對別人犧牲奉獻,威信自然隨之而來。有了威信,威信領導隨之產生。所以結論就像書裡說的:領導建立在威信之上,威信則建立在犧牲奉獻之上,犧牲奉獻則建立於愛之上。
除了上述的內容外,書本最後面還提醒我們,我們還需要打造一個適合的環境才行。是的,有些人就是很皮,你以『愛』的行為對待他,為他犧牲奉獻,滿足所求,但他還是不把你放在眼裡。他因為你好聲好氣與他溝通,就認為你對他莫可奈何,而依然故我。甚至還可能會以你不敢處理他而感到了不起,為彰顯自己的了不起,其行為會越發誇張,更加跟你唱反調。讓這種人留在組織中,無疑是告訴其他同仁你沒有辦法處理破壞規矩的人,久而久之,其他同仁也會群起效尤,反正你沒能力處理。這麼一來,你的領導能力,就會遭受質疑,整個公司會變成無政府狀態,比用威權領導還糟糕。
所以,一但這種人出現,為了公司整體的利益,就必須請他離開,千萬別因為一粒老鼠屎,結果壞了一鍋粥。
要達到威信領導,可以說非常困難,這途中肯定是滿佈荊棘。但,不管路途再險惡艱難,只要你肯邁出腳步,總有一天你會到達終點。所謂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,反過來說也是一樣。每個人都喜歡被具威信領導特質的主管帶領,所以,讓我們自我期許,有朝一日能成為一位以威信進行領導的人吧。
 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